登录 |  注册   使用QQ登录 客服电话:400-900-5955 | 使用帮助 | 学习卡
  首页 > 网站动态 > 动态新闻标题
    网站动态

 

加强练习 理清思路 巩固重点—高会考试备考建议
2010年08月17日 字号:T | T

距离高会考试还有18天,在剩余的18天内如何复习,成为许多考生关注的问题,对此,上国会远程教育网根据多年复习指导经验,结合高会辅导教师、往年优秀学员的建议,对大家的复习提出如下几点建议: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 合理安排时间

计算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能够用于复习的时间。例如周一到周五每天可以拿出2小时复习,周末一天可以拿出10个小时复习,则一共可用于复习的时间为66小时。这66个小时一般得预留10个小时用于最后的资料整理、内容回顾。这也就意味着,接下来用于学习知识的时间实质上只有56个小时。这56个小时,分配多少时间在听课上、分配多少时间在练习上、分配多少时间用于巩固相应知识点,要做好计划。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 加强练习

学习了再多的知识点,最终也要落实到考试上,这其中的桥梁就是做题。一般考生现在手上有的题目是:

2010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》,里面共有138道题。

2010高级会计实务科目历年试题解析及考前模拟试题》,里面共4套真题、4套模拟试题。没有买这本书的考生,在我们的课程中,也能够找到06-094套真题。

2010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精讲》中每章后的练习题,两套模拟试题。

后续大家还将在课程中获得如下题目:

锦囊班第二部分 出题思路案例分析,大约20道题,其中有部分题目是从历年真题、辅导用书中挑选典型题目。

锦囊班一套模拟试题、精讲班一套模拟试题。

 

咋一看这么多题,许多考生可能会犯愁,觉得无论如何都做不完,对此,有如下建议:

1、  这些题目中,很多题型与考察的知识点都类似。辅导用书中也存在着对历年试题略为修改后的题目。对此,大家如果做题的时间有限,对于相类似的题目,选取其中1-2道重点练习。

2、  做题不在多,在于精。每做一道题,尝试着分析这道题涉及到哪些知识点,这些知识点可以通过哪些关键字判断出来,这些知识点有哪些出题方式、可能会产生哪些陷阱。把这些掌握牢固了,后续题目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,都能成功应对。

3、  做题的过程中总归会有错误,如果每做一道题目都能做对,您就可以直接参加考试无需复习了。如果有错误,您先将此题做好标记,方便考前再次复习,此外还应当总结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原因:

错误

对策

粗心导致的错误

最好解决,认真再认真即可,如果有时间,对解题过程进行检查

没有发现相应的陷阱

按照前面所说,总结相应知识点可能出的陷阱,做好总结

已经发现了陷阱却不知应该如何处理

研习课程中其他类似例题,找出规律
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 巩固弱点、重点,加强总结

高会考试的涉及面较广,而剩余的学习时间不多,如何在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提高应考能力,成为考生最关注的问题,对此有如下几点建议:

  1、 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点

掌握基础知识点是复习的根本,只有将知识点理解透彻,才能在面对不同知识点组合而成的题目时,能够快速辨析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,并找出对应解决方法。

  2、  攻克重点、难点、弱点内容

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指出的重点,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容易混淆的概念、是复习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。在复习过程中,一定要把重点内容搞透,弱点知识则需要搞懂。

  3、  勤于总结规律

正如我们前面所说,在学习过程中,不能仅仅停留在题目或者知识点上,而应该在做题的过程中注意思考,这道题涉及到了哪几个知识点?除了提出这样的问题,是否还能提出其他问题?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角度问,那回答的方式是否就发生变化了呢?

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 附几个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

1、公式写对,计算错误是否能得分。

回复:不要求写公式,不得分。

2、财管的题,可能有好几步计算,第一步计算结果错误,导致第二、三步计算结果都错误,如果第二、三步的方法是对的,如何计分。

回复:计算方法对,结果错误不得分。

3、大纲与现行规定不一致的地方,如果在题目中出现,是否按照大纲答与按照现行制度答,都给分么?

回复:是的。

4、在考试时要求写出指标计算公式,是要写出文字形式的吗?如流动比率=流动资产/流动负债,还是直接代数字就可以?

回复:都可以。

欢迎访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系列网站:学院主页 | 中国会计视野 | AFDC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
关于我们 | 服务与版权 | 欢迎合作 | 师资合作 | 网站帮助
客服热线:400-900-5955  传真:021-69768028  客服邮件:elearn@snai.edu 服务时间:全天24小时服务(节假日无休)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201082;  沪ICP备05013522号 网络社会征信网